农学专业选修课课程考核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重建目标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是衡量课程培养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合理、可操作的课程培养目标评价体系是构建课程考核新模式的

(二)重建目标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是衡量课程培养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合理、可操作的课程培养目标评价体系是构建课程考核新模式的必经之路。为保证课程培养目标评价体系客观真实的指导、评价课程考核模式的运行及其效果,将课程章节教学目标按照三级目标体系进行分类,对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量化评价标准,完成差异化的课程培养目标评价体系。

(三)重构课程考核模式

按照课程培养目标评价体系,重新设计课程考核方式与课程考核内容,更新课程考核手段,将培养目标映射到课程考核各个环节中,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考核新模式,形成差异化、可量化、持续性的课程考核内部评价机制。

三、课程考核模式构建与实践

(一)课程培养目标分解

重新梳理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评估原有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之间对应关系,调整课程培养目标,修改课程每个章节目标。然后,将课程培养目标按照认知层次水平分解至每个章节教学目标中,将原有教学目标中的“了解”“掌握”等表述具体化,采用可量化、分层次的“列举”“选择”“展示”“复述”“分析”“评价”“设计”等方式进行阐述。

例如,在“动物营养与免疫”课程关于免疫应答知识点的原有教学目标表述为:理解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掌握免疫应答发生的部位及基本过程。经重新分解后,此知识点的教学目标阐述为:能够举例说明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能够描述、列举或展示免疫应答发生的部位与过程。

(二)目标评价体系的建立

将每一门课程所有教学目标进行梳理,按照目标达成的难易程度分为三级,同时,按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分为三类。根据不同选修课的特点,对三类目标进行权重赋值,制定课程培养目标评价指标体系。

(三)课程考核模式的构建

在构建课程考核模式时,把课程中的三级教学目标,分别按教学内容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过程课程活动,制定课程执行大纲。课前以基础知识传授为主,通过发送授课视频和教学资料等形式将“易”级别的课程内容进行网上讲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利用学习通、云班课等平台加强师生互动,发放预习效果测验、讨论、作业等形式进行考核评价。课堂讲授以答疑和重点难点讲授为主,进行翻转课堂教学,通过分组讨论、PPT展示、思维导图展示等形式,充分利用平台记录学生学习过程,通过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记录学生学习效果。课后以知识拓展和实践类评价为主,主要通过阅读拓展、调查、设计等形式进行素质和能力提升,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和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同时,在课程考核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元素,通过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业前沿、产业了解程度、国际视野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养。课程所建立的考核评价体系如下表所示。

(四)课程考核模式实践

参与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动物学导论”“动物营养与免疫”“水产养殖概论”“动物环境卫生学”四门课程经过平均2.5个教学周期的实践,发现新型专业选修课教学方式灵活,经学习通、云班课等平台发布调查问卷显示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从改革前的平均88.53%上升至99.62%,教学满意度上升极其明显。同时,由于课程考核方式更加多样化,学生学习挑战度明显增加,通过思维导图展示、PPT分组汇报、小组案例解析、分组模拟项目设计等形式,学习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显著增强,学生完成专业选修课阅读、浏览参考书籍材料从1.3本(册)每门上升至7.6本(册),同时学生实践能力显著增强、专业素质提升明显。

课程目标评价体系

四、结论

本文基于OBE教学理念,针对目前农学专业选修课构建了可量化的课程考核新模式,通过将毕业要求中所需的与课程对应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点,映射到教学内容和考核项目中,并通过分级的形式采用量化方法进行考核评价,实现了多样化、可操作、过程性的课程考核,为农学专业选修课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1]谭文发,周英,吕俊文,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OBE教育理念的借鉴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7):28-30.

文章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网址: http://www.ahnxtbzz.cn/qikandaodu/2021/0321/759.html



上一篇:新形势下农业高校农学专业三田实习模式的实践
下一篇:互联网地方综合大学农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投稿 | 安徽农学通报编辑部| 安徽农学通报版面费 | 安徽农学通报论文发表 | 安徽农学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安徽农学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