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有家分享收获农场,掌门人是两位人大(2)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让农作物和动物按自然规律生长 让自然生态培育社会生态 有机蔬菜、水果采摘下来,还带着露水,运到不远处的分拣房,经过简单的装箱,快递送往订户

让农作物和动物按自然规律生长

让自然生态培育社会生态

有机蔬菜、水果采摘下来,还带着露水,运到不远处的分拣房,经过简单的装箱,快递送往订户家。一家人吃多少就订多少,没有好看的包装,吃的就是新鲜与健康。

车子一路驶向京城东北,景色越来越美。约一小时后,到达了“分享收获”的柳庄户农场。

每一顿饭都是亲近土地的机会

“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怡然自得,放下戒备、成为朋友。让自然生态培育社会生态,这是我们创办农场的初心。”石嫣说。

石嫣今年40岁,被大伙儿称作“掌柜的”。石嫣的爱人程存旺的昵称是“镇长”,因为他曾在南方某地挂职副镇长。

“分享收获”有两个分场,柳庄户农场主要栽种叶菜和水果,三公里之外的梨园农场则主要饲养牲畜,还栽有60亩梨树。

夫妇俩性格互补,石嫣开朗,程存旺则内敛讷言。但两人对农业的认识却完全一致:“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亲近土地,重建人与土地的连接。”

流程编辑:严圣淼

的确,这里跟水泥丛林太不一样了。举目四望,农场内外天宽地阔,孩子们尽情奔跑,暄软的土上覆着厚厚的野草,摔了也不怕。石嫣和活动部的橙子带大伙儿来到核桃林,上百株老核桃树枝繁叶茂,地上散落着一个个“黑煤球”,那是去年秋天掉落的果实。“嘘,大家不要说话,摸一摸树皮,闭上眼睛,听听有什么声音……”小朋友们跟着石嫣的指引一一照做。

日复一日,这位高材生干的都是苦差事,因为不能打药,所以每天要除草,又累又乏味。指甲缝里的泥土怎么洗也洗不干净,手掌皲裂,涂再多护手霜也不顶用。“太煎熬了,我几乎都要放弃了,只想赶紧回北京。”石嫣说,直到吃到自己亲手种的蔬菜,那种美味让她一下子明白了,自然生长的蔬菜是多么珍贵。

在她看来,菜果长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没什么好紧张的,更不能“未雨绸缪”去打药。重要的是能够早发现,及时通风、排涝,通过精心的管理将病虫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只要不成灾就好。

沉默的程存旺谈起土地时,居然也滔滔不绝:“十年前,农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是1.5%。去年再检测,已经超过了5%。”

顺义区龙湾屯镇有一家农场,名为“分享收获”。350亩的面积虽不大,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写入了可持续农业案例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治愈了很多困顿的人。前几年,一个重庆男孩儿来农场打工。两年后他离开时才告诉掌柜,自己有严重的抑郁症,两年的劳作之后,他可以停药了。

五湖四海的新农人纷纷来到农场

五湖四海的新农人被有机农业的魅力吸引,纷纷来到农场。开拖拉机的帅小伙儿是85后南京人晓龙,他大学学的是服装设计,硕士学陶艺,却一直挺迷茫。直到来到农场,他终于找到了生活的笃定感,“你种的是菠菜,就一定能收获菠菜。”

这个环节叫做“听大树的心跳”。每次都有家长问:树怎么会有心跳呢?但只要看看孩子们的惊喜表情,就会明白他们真的听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声音:林间春风轻拂、芦花鸡“咕咕”叫,还有无数不知名的鸟和虫,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用石嫣的话来说,这个环节是希望孩子们能感受大自然。

如今,“分享收获”农场仍挂着他们结婚时的照片。没有婚纱、舞台,更没有车队,照片中,新郎骑自行车载着头戴花环的石嫣在乡间小路上穿梭,两人都笑得灿烂。

钻进草莓大棚,浓浓的牛粪味儿直冲鼻子,石嫣正蹲在垄间查看草莓长势。她清瘦而朴素,高颧骨,一根头绳扎着长发。“今年草莓种得晚,这是最后一茬儿了。”她招呼记者:“自己摘了尝尝,放心吃,没打过药。”

文章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网址: http://www.ahnxtbzz.cn/zonghexinwen/2022/0523/1562.html



上一篇:当农学遇上思政课 人和植物一样,都需要奋力生
下一篇:三名95后农学研究生进村一年,科技小院为乡村发

安徽农学通报投稿 | 安徽农学通报编辑部| 安徽农学通报版面费 | 安徽农学通报论文发表 | 安徽农学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安徽农学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