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音乐文化的古今嬗变(3)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后,校园舞蹈《渔光曲》和《小小画家》在少数几个城镇的小学和中学都很受欢迎。这个曲目通常由学生在学校的聚会上表演、唱歌和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后,校园舞蹈《渔光曲》和《小小画家》在少数几个城镇的小学和中学都很受欢迎。这个曲目通常由学生在学校的聚会上表演、唱歌和跳舞。在民国时期,安徽开始有一些公共娱乐场所出现,比如在合肥、芜湖、安庆等城市有几家私人剧院和电影院。其他城市和一些县只有一些临时剧院和娱乐场所,如茶社和故事社等。这些地方大多由军阀政治家统治,他们霸占了这些娱乐场所。安庆市的亚星剧场、黄梅戏院、民众电影院等大多是帮派成员在进行“管理”。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安徽音乐文化

(一)传统民歌作品的新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人民为了歌颂人民的好领袖,演唱了新的民歌,如《幸福歌》《远景小唱》《四季颂淮北》等。在这个时期,各地的民歌主要是在本地唱,也有少数为了迎接县、市、省或全国各种文艺会演,又进行了进一步加工提炼,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认可,成为了有影响力的优秀民歌。1954年,当涂的《打麦歌》和宿县的《大鼓镲》参加了全国演出,一直到1959年,这是安徽民歌被唱和创作的最活跃的历史时期。从基层到省会,各个层面都出现了自己的民歌歌手,如肥东的尹光兰和贵池的姜秀珍。1979年至1980年,《中国民歌集成安徽卷》撰写启动,开展了省级民歌普查、收藏、记谱、民歌演唱等活动;1981年,录制了100首安徽民歌,并将安徽民歌的录制、整理、演唱和保存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后来安徽民歌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舞蹈事业的现代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的舞蹈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舞蹈事业遵循党的文艺原则和政策,进行了一定的重新创作。这些方针和政策是“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舞蹈必须符合安徽区域自己的特点。同时,党和政府重点关注人才培养和作品创作两个基本框架,同时形成了大众业余舞蹈活动和专业舞蹈事业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的大好局面。

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北方老区的干部向南走,将北方的鼓和秧歌带入安徽。它迅速传遍全省,有效地推动了群众舞蹈活动和专业舞蹈表演。1956年,安徽歌剧团成立,蚌埠市和淮南市文化艺术团成立;1958年,安徽艺术学院舞蹈系成立。专业舞蹈队的形成奠定了该省舞蹈业的主导地位,除了进行专业的舞蹈表演、创作和教育之外,舞蹈部门还为大规模的业余舞蹈活动提供专业性的咨询。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各个城市建立了文化劳工团体,重视表达革命的激情和舞蹈艺术的革命和教育作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性、多样性、艺术性和舞蹈艺术突出的创新趋势成为舞蹈创作的主流,舞蹈的创作呈现出一个非常繁荣的景象。1983年以后,民间舞蹈活动再次活跃起来,为了促进舞蹈编舞的创作和质量的提高,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开设了一个舞蹈编舞基地,并聘请了一位著名的国内编舞家来做辅导。

(三)徽文化的意义与作用

安徽地域文化研究主要涉及地域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地区文化的内部结构、形态特征和相互关系,以及该区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徽文化作为安徽音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具表现力的部分,在安徽文化的传播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徽文化是在中原文化的坚实土壤之中,以安徽本土为中心地区产生,并通过安徽商帮和安徽士人不断向外扩张、流传,伸展于中华大地的区域性历史文化,尤以苏州、常州、杭州等江南地区、淮扬地区为主。在徽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徽商是最主要的推进动力,而徽音乐文化作为徽商的一种重要的社交或商业手段,它在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徽音乐文化中的徽剧艺术,作为经典的音乐文化,其不仅产生流行于“小安徽”地区,并且随着徽商巨贾的脚步走出了世外桃源般的安徽,融入音乐文化交流更为频繁的经济商业中心地带。以扬州为例,徽剧在扬州的发展起源于徽商对家乡戏曲的热爱,随着蓄养家班、聚会演出的频繁,徽剧在扬州的地位随官商的追捧而不断提高,并且这种音乐欣赏的潮流逐渐影响到了市民阶层。此时的音乐文化渗入不同阶层,徽音乐文化的发展将安徽音乐的因素传播入其他区域,并且逐渐与其它区域的音乐进行了有益的融合[5-6]。

文章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网址: http://www.ahnxtbzz.cn/qikandaodu/2020/1113/409.html



上一篇:安徽皖北地区民歌的分布及特点研究
下一篇:安徽华谊化工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甲醇一期项目

安徽农学通报投稿 | 安徽农学通报编辑部| 安徽农学通报版面费 | 安徽农学通报论文发表 | 安徽农学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安徽农学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