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典籍译介梳理与简析(4)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尽管《天工开物》出版后国内影响长期受到很大局限,然而一旦传播到海外反响可谓十分强烈,称作者宋应星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15世纪德国一位被称

尽管《天工开物》出版后国内影响长期受到很大局限,然而一旦传播到海外反响可谓十分强烈,称作者宋应星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15世纪德国一位被称为“地质学与矿物学之父”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的狄德罗”(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百科全书的编写者及欧洲“百科全书学派”代表人物),赞《天工开物》为“技术百科全书”“中国有代表性的技术书”或“权威性著作”。

《天工开物》于17世纪首先传入日本。日本本草学家、农学家都高度重视,佐藤信渊还依据天工开物思想提出了富国济民的“开物之学”(潘吉星 2013)。1952年,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首次将《天工开物》全译成日语,该译本为《天工开物》第一个外文全译本。1969年薮内清译出了第二个日文全译本。

18世纪末,《天工开物》经日本传到朝鲜。朝鲜李朝后期一些实学派学者也很重视。1783年,朴趾源在其游记《热河日记》里第一次向朝鲜推介和传播了宋应星和他的《天工开物》。徐有榘著《林园经济十六志》与李圭景著《五洲书种博物考辨》和《五洲衍文长笺散稿》等都多次引用《天工开物》。到了1997年,韩国汉城外国语大学崔炷翻译后由传统文化社出版。

19世纪伊始欧洲译介《天工开物》。1830年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将《天工开物·乃服》蚕桑部分译成了法文,被认为是《天工开物》首次西译。儒莲于1832年又将这部分法译转译成英文发表在《孟加拉亚洲学会学报》上。1837年儒莲受政府之命将其中涉及养蚕的内容译成法文译文,成为由巴黎皇家印刷厂出版的官方刊本后,其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更大,传播效果也更明显,当年就译成意大利文和德文,第二年又转译成英文和俄文,不久还被转译成希腊文和阿拉伯文等多种文字。

到了20世纪的1964年,德国洪堡大学研究生蒂洛把《天工开物》与农业有关的《乃粒》《乃服》《彰施》及《粹精》译成德文并加了注释还作专题研究,取名为《宋应星著前四章》。

1966年,《天工开物》第一个英文全译本同时也是第一个西文全译本终于诞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华裔学者孙守全、任以都夫妇将其全文译成了英文并加了详实的文内注释和章末注释,题目是T’ien-kungK’ai-wu:ChineseTechnologyintheSeventeenthCentury,书名采取了音译加解释的方式,但读者从中不能明白“T’ien-kungK’ai-wu”的具体含义以及包含的哲学思想。该译著在英国伦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两地同时出版。

1980年,李熙谋和李乔苹等主译的《天工开物》英文全译本在中国台湾出版。原定的英文标题是DevelopmentofMaterialsbyNaturalPower,该书的翻译早在1956年就已经启动,但由于多种原因,中华文化学院出版部于1980年才最终出版。该书出版书名未采用初拟名,而是采用了李约瑟的译法“EXPLOITATIONOFTHEWORKOFNATURE——ChineseAgricultureandTechnologyintheⅩ ⅦCenturyby Sung Yingsing”,即“宋应星著《天工开物—— 17世纪中国的农业和工业技术》”(赵庆芝 1997:94)。与孙守全、任以都夫妇的译名相比,李译书名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读者更能领会全书的内容,但显得较为冗长,原书名的简练与深刻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2011年《大中华文库》工程推出了王义静、王海燕和刘迎春英译、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英对照本《天工开物》(TIAN GONG KAI WU),书名采取了汉字和拼音对照的方式。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是因为译者翻译时充分考虑了读者对象,将其设定为小众的专业人士和一些对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王烟朦等 2019:6)。与前两个译名比,书名显得更为简洁,也体现了文化自信,但不懂中文的读者从中什么也读不出来。这是我国大陆学者出的首个英语全译本。

《天工开物》至今已有三个英译全译本,是英译本最多的科技类典籍之一。《天工开物》外传后陆续被法、英、德、意、俄、美等欧美国家的著名图书馆收藏,非常有利于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

8.《授时通考》与《耕织图》

《授时通考》由清代兵部尚书兼保和殿大学士鄂尔泰博采历代农书《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于1742年汇编而成。书名中的“授时”表示由朝廷“敬授民时”的意思。法国人将此书称为《农业通考》。1837年儒莲奉法国政府工部及农桑部部长之命将其《蚕桑》部分翻译为法文,名为《论植桑养蚕的若干主要中国著作提要》。后来法兰西广学院的汉学教授德理文也翻译了《授时通考》的部分内容(张治 2017)。

文章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网址: http://www.ahnxtbzz.cn/qikandaodu/2021/0318/727.html



上一篇:农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安徽科技学院
下一篇:基于新农科理念的农学专业综合实习课程改革探

安徽农学通报投稿 | 安徽农学通报编辑部| 安徽农学通报版面费 | 安徽农学通报论文发表 | 安徽农学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安徽农学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