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以(2)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推进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切入点” 首先,安徽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安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见证。它

(四)推进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切入点”

首先,安徽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安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见证。它充分揭示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其次,安徽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安徽革命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其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和真理性的认知。再次,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无数革命先辈积极探索的基础之上,安徽红色文化不仅能为大学生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土壤,同样也能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最后,安徽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和鲜活性。安徽红色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其不仅承继了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兼具地域文化的精髓,同时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粹。特别是安徽红色文化孕育出来的一些革命精神和先进事迹,用来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进一步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有着显著的效用。

(五)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奠基石”

安徽红色文化是经历时代沉淀而累积而成的,其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养料,呈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安徽人民群众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奋斗历程。其形成的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历史、栩栩如生的红色革命故事和浩如繁星的红色革命人物,这些都能成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奠基石”。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安徽红色文化历史承载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革命遗址。据安徽省革命遗址普查数据,全省共有革命遗址3318个[7]。这些都是大别山精神、铁军精神、小岗精神、沈浩精神等革命精神的鲜活体现。置身于其中,大学生能够感受最为直观和真实的安徽红色历史文化。这其中的感染力,不仅来源于红色文化故事和典故里内含的崇高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也来源于鲜活的安徽红色历史人物身上散发出的璀璨光辉。这些都能够穿透时间和空间的约束,直达到大学生的心中。在这些安徽红色故事和人物中,大学生能够真切地体验到,在当时异常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下,陈独秀、王稼祥、王步文、洪学智和邓稼先等安徽籍共产党人是如何为了共产主义的信仰百折不挠、不懈奋斗的英勇事迹,从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感悟安徽红色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二、高校开展安徽红色文化教育的重难点分析

进入新时代,高校开展安徽红色文化教育,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但受限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面临着一些理论和现实方面的困境,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一)当代大学生对安徽红色文化的认同有待提升

首先,习近平指出:“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难免给他们带来局限性”[8]。这就会导致大学生对安徽红色文化的价值、作用和内涵等认识狭隘化的问题,再加上安徽红色文化教育的隐性特性,极易使大学生缺乏对安徽红色文化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其次,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和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冲击,使得当代大学生易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落后思想的腐蚀。这会影响他们对是非曲直的价值判断,特别是动摇他们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最后,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大学生与安徽红色文化之间无形中筑起了壁垒,隔断了当代大学生与安徽红色文化之间的接触和融合。同时受到安徽红色文化传播教育途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大多被动地接受安徽红色文化主题教育,而不是主动学习和内化,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长此以往,他们会逐渐失去学习安徽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全媒体时代下安徽红色文化教育传播有待深化

一是全媒体时代“海量化”的特性对当代大学生接受安徽红色文化教育造成负面冲击。以自媒体为主要代表的信息传播方式逐渐发展起来,造成信息传播和接收主体日益多元化,进而产生海量化的信息。这些信息千差万别,良莠不齐,甚至互相矛盾。特别是在互联网媒体上,由于其匿名性的特点,会出现极具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观点和看法。这些很有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起来,发表一些诋毁红色历史、红色革命人物的不当言论。这对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确立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极易诱发他们思想上的混乱和困惑,让他们无所适从,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中。

文章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网址: http://www.ahnxtbzz.cn/qikandaodu/2021/0121/463.html



上一篇:安徽省淮河流域大气环境变化趋势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我的驻村故事”征文获奖名单揭晓

安徽农学通报投稿 | 安徽农学通报编辑部| 安徽农学通报版面费 | 安徽农学通报论文发表 | 安徽农学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安徽农学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